作废
T/CZSPTXH 063-2018
到馆阅读
收藏跟踪
分享链接
购买正版
选择购买版本
本服务由中国标准服务网提供
更多
前往中国标准服务网获取更多购买信息
潮州菜 主题宴会布置要求
发布日期:
2018-11-02
实施日期:
2018-11-02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潮州菜传统婚宴、寿宴、满月宴、出花园宴四种主题宴会的布置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潮州菜传统主题宴会的现场布置;
主要技术内容:潮州菜 主题宴会布置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潮州菜传统婚宴、寿宴、满月宴、出花园宴四种主题宴会的布置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潮州菜传统主题宴会的现场布置。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应与本文件。2.1四点金四点金是潮州民间最为普遍的一种饮食习俗。所谓“四点金”,即是把一只白斩鸡,在盘中或大海碗中,砌成鸡形,然后在鸡头、两只鸡翅、鸡尾分别用食红点上红色。在潮州,凡出花园、婚宴等喜庆宴席,都要上四点金,借以寄托圆满的吉祥意义。这是因四点金鸡头、鸡翅、鸡尾都齐全、圆满之意。2.2头甜尾甜头甜尾甜是潮州菜宴席的一大特色。即潮州菜的喜庆宴席,一般第一道菜和倒数第二道菜都要上甜菜,寓从头甜到尾的吉祥意义。2.3出花园出花园是潮汕地区一种特有的至今还十分流行的成人礼俗。3 主题宴会的总体目的3.1 方便宾客进出和就餐。3.2 方便服务员为宴会提供服务。3.3 体现宴会的档次和规格。3.4 便于沟通和交流。4 婚宴4.1 坐席宾客的坐席应以桌号为序,注明每桌的宾客有哪些,并注明哪些是女方亲友,哪些是男方亲友。通常情况下,男方亲友和女方亲友按男方左女方右的原则分开来安置,将熟人安排在同一桌。4.2 菜谱4.2.1 传统潮州菜婚宴(婚礼参见附录A)菜谱讲究“头甜尾甜”,第一道菜和倒数第二道菜应为甜菜。4.2.2 婚宴菜谱应包括:拼盘、海鲜、羹、汤、小吃拼盘、时令青菜。5 寿宴5.1 坐席寿星坐正位。5.2 菜谱5.2.1 传统潮州菜寿宴菜谱第一道菜应为寿桃以紧扣主题,第二道菜应为拼盘作为食前预餐;若寿星的年龄低于50岁,则不上寿桃。5.2.2 寿宴菜谱应包括:拼盘、粉丝蛋、长寿面(做寿参见附录B)。6 满月宴6.1 坐席长者为尊。6.2 菜谱6.2.1 传统潮州菜男婴满月宴第一道菜应为八宝饭。6.2.2 传统潮州菜女婴满月宴第一道菜应为甜丸(满月参见附录C)。7 乔迁宴7.1 坐席长者为尊。7.2 菜谱7.2.1 传统潮州菜乔迁宴第一道菜应为八宝饭(乔迁参见附录D)。8 出花园宴8.1 坐席“出花园”(参见附录E)的孩子要以大人相待,坐到席上的大位,象征着孩子已成了家中的栋梁。8.2 菜谱传统潮州菜出花园宴菜谱应包括五碗头:a) 男为公鸡(按四点金摆放),女为老鸭母;b) 猪肝菜;c) 鲮鱼(鲮箭鱼)焖蒜;d) 糯米糍;e) 粉丝蛋。附 录 A(资料性附录)婚礼A.1 总则潮州旧婚俗,多论门风,贫富有别,简繁殊异,一般男女结婚,要经过以下几道程序(谈婚论嫁过程)。A.2 提亲男女双方都没见过面,只凭媒人的说合,或亲友的介绍。一般是由媒人先到男方提亲,或由媒人先到男方介绍女方情况,男方认可后再到女方提亲。A.3 定亲(又称收定、食定)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男女双方都有了意向,男方当事人便挑着礼物“四色茶”(即豆条、明糖、菊花糕、瓜册包成二个大红包放在“竹?”格上面)和水麺、红糖(放在“竹?”格里面)送到女方家。女方煮甜麺、鸡蛋两粒作点心,热情接待客人。男方当事人吃“甜蛋麺”可大有讲究,两粒鸡蛋只能吃一粒,剩下的那一粒要掰开成两“畔”(保留成双成对),如果两粒都不吃,女方会认为男方无诚意或不懂礼。如果两粒全吃了,女方会认为男方缺乏教养,女方会不悦,要细斟酌这门亲事了。若女方有诚意(有时也是出于礼貌),则将各款礼物都收存一部分,让男方挑回。女方收礼物后拜司命帝君,分送亲友,意即通知女儿亲事已定。A.4 完聘A.4.1 男方送给女方A.4.1.1 茶担(饼食),几担茶由双方家长议定。A.4.1.2 面前:饼桃(鹿饼)、五云方(分五层:豆仁、油麻、红白米),如女方有祖母,还需送“老妈糕”(软糕)。A.4.1.3 尺头(布料),多少块布料由男方定。A.4.1.4 聘金,多少由双方商定,或看男方财力而定,用红缎包好。A.4.1.5 其他费用:修容(挽面)、扫厅、开门(送村中庙祝,若无“开门钱”,庙祝要在路上拦截花轿)、上轿鞋、媒人钱(包括东媒、内媒和外媒)、洗屎钱等,称为“六礼俱全”,应该用红缎包好。A.4.2 女方送给男方A.4.2.1 尺头:一块布料折成二个肚兜状相连(男方收后在结婚日拜司命君时带在腰上,以后可做衣服)。A.4.2.2 三牲(其中鳙鱼要二条,一条要回返,意取有来有往)、大包(视男方亲友多少而定数量)、猪脚、水麺、红糖、猪肝(整具)、鸳鸯蕉(香蕉,其中要有两个相连在一起)、糯米糍一大盘、硬糍(圆饼)、有祖父者须“老公饼”、橘饼、龙眼干(也叫福圆)、两只活鸡(应是还未产蛋的母鸡,这两只鸡到男方家养起来)。A.5 备嫁A.5.1 女方受聘之后,把男方送来的饼食分送给亲友、邻居,并接收贺礼,送花粉。姑娘在家量身裁衣,制作香包(一种分给小孩的小工艺品,有的还请人来家帮办)。选择能说善道,懂得婚嫁各种礼仪的女人作“青娘”(俗称“青娘母”,通常是老妇人),以便嫁到男家之后,指导新娘各种礼节,和应付各种礼节程序中的吉祥语,俗交“新四句”。选择家私:大橱、柜、桌、椅、箱以及“五桶”(腰桶、脚桶、棋桶---屎桶、吊桶---提井水用、面桶---洗脸盆);写具“妆册”(如:喜灯成对、烛台成双、皮箱成对、衫裾成圆等);择日挽面(修容),挽面后就在家中,不能外出。挽面时应按星象家说的方向坐,椅子上垫着件黑色裤子(这件裤要穿上轿),临嫁前洗十二花浴,意取多子,快发、有修德、吉祥如意。女子沐浴后,须让她在未着衣前吃下一粒熟鸡蛋,意在祈求婚后产育顺利。浴后穿上“五裾齐”的上衣,下身为黑色裤子(如果离上轿的时间较长,欲睡也应和衣而睡)。女子作嫁妆的衣服、衫袋和裤袋,都要用红线缝缀袋口,意在不把父母的运气带走。接着食“五碗头”:鲮鱼(鲮箭鱼)、猪肝煮葱调红糖、菲菜炒猪肉、肉丸、甜碗---糯米饭或芋泥。桌上四角放四个盛有红糖的甜碟,每挟一菜都粘红糖,意取件件甜,从头甜到尾。鲮鱼(鲮箭鱼)象征聪明能干,猪肝煮葱象征有官做和通情达理,菲菜炒猪肉象征长命和快发,肉丸取团圆,甜碗取生活甜蜜,都属吉祥如意的美好意愿。A.5.2 出嫁女用餐时,应用挽面时用的椅子垫脚。宴席上,“青母娘”唱着“酒瓶放在桌当中,酒杯放在桌四角,兄弟姐妹同桌食,好像好花一棚芳”等歌。A.5.3 分花米,姑娘站在竹簾内,一般是由母亲把一个米箩平举在姑娘头上,米箩上放些米,红花(石榴枝)和钱银,比划着筛一下,放在地上。把钱米分成几份(视姑娘的兄弟几个就分几份),将一份扎着乌纱的箸插在姑娘的肚兜袋上。用红花水先喷姑娘头,再从屋内到桥边。姑娘眼见自己被父母分掉,从此便离开了父母、离开了亲人,心理会不好受,自然地流下眼泪,甚至哭得很伤心,也就留下了“出嫁要哭”、流几滴目汁给兄弟买“田地”的习俗。此外,还得准备鞋给小姑,叫“分家鞋”。A.6 备娶男方除办理送女方的聘礼外,尚须备办结婚喜庆筳席,送饼食、香蕉、硬糍(圆饼)给亲友,收受贺礼,写请帖敦促亲友赴席。请福寿齐全,内外双全的“好命人”,一般都是老叔伯辈,在结婚前一天晚上,将写上本村各庙诸神名称的“老爷苞”到各庙请老爷,厅上设临时老爷案,临时香炉用一米碗,米碗上面盖贴红纸,请来的“老爷苞”按职位大小排列在米碗上。家中灯烛光辉,各门楣都贴上写着“凤凰到此”或“麒麟到此”,或“凤凰麒麟同到此”(此为畲族文化的渗透、交融)的红纸(红纸约10 cm×26 cm)。请德高望重的“好命人”,也可以是到各庙请老爷的人按时到女方迎新娘。落实结婚日上午到女家搬嫁妆的人选(俗称“青郎”),人数多少视女方嫁妆多少而定。A.7 迎娶A.7.1 男方委托的迎亲人手提花篮,装着点上香的“老爷苞”按时提前到女家提亲。迎亲的时间一般是在黑夜进行,潮俗保持黑夜 迎亲的婚俗,实是远古的遗风。在古时候,婚礼总是以昏为期,因此迎亲一定要在黄昏之后,甚至是深夜。进门后在客厅喝茶,等到女方诸事完备就起行,也有催促新娘快点上轿,新人(潮州人管新娘叫“新人”)由女方的老叔伯辈(也应是福寿齐全,内外双全的“好命人”)牵上轿,并说:“手签新人来上轿,去做夫人阿奶样。”伴娘、青娘母一同起行。迎亲人手掼点着香的花篮在轿前引路,一路上不能说话,万一遇到别人的花轿,只能各行其道从路边走过,新娘在轿里不能窥盼。到了新郎家门口,花轿应对准方向停下,迎亲人掼花篮进内,将“老爷苞”依然插回到老爷案香炉上。除新郎外家中诸人都得暂时躲避在房间里不冲撞新娘的“马头”,以免以后发生口舌之争。迎亲人带新郎出门,新郎踢花轿,掀开轿帘,迎亲人牵新娘出轿,青娘“做四句”,并牵着新郎、新娘的衫裾,牵齐齐,站久久,让新人“落火性”。接着新郎前行,青娘牵着新娘跨过火烟(门前横放着一个竹笱,竹笱旁边放着烧红火炭)。进入厝内到新人房,新郎和新娘同食“结房丸”,互换丸碗,意即今后两人会互相爱惜对方。新人站着食“五碗头”(和出嫁时一样)。然后坐尿桶边,也要对准方向坐。第一天除老辈若到新人房时,新娘应向老辈请安以外,其余不能开口说话,三餐只能站着吃饭(“五碗头”要捧三天到饭桌上)。晚上由青娘牵被脚、安枕头、并放一对大橘(柑)在枕头边。青娘指点新郎、新娘各撵大橘一下,撵到枕头中间(若没有柑,可用柑枝)。青娘放下蚊帐,替新娘拔下头发上的金钗(如意)放到梳妆台上,然后关门(掩房门),这些程序青娘都应“做四句”。A.7.2 第二天,新娘依然坐在新人房的屎桶旁。应向到新人房的人请安或问好。仍须站着吃饭,真是“做人媳妇床下狗”。新娘三天内不能接触水火,有关水火的东西,青娘会让其放在桌上,青娘再拿给新娘(如火柴、茶、水之类)。A.7.3 第三天上午,新娘由青娘引着,伴娘跟着到厅上和新郎拜堂,拜过众神(包括司命君),祭品三牲和大包(较大个的有馅的麺包)是由女方老叔挑来的,男方有公奶,还须有包仔(较小一点的有馅的麺包),老婶挑着红布袋(里面装着衫箶、剪刀、尺)和花篮(装着一个油瓶盛满花生油)带着阿舅到来赴拜堂。拜堂后三牲中的鸡,要由新娘让青娘牵着手,拿着刀在鸡身上比划一下,才由别人去切鸡。A.7.4 接着请拜,先跪拜家里长辈。新娘双手捧着槟榔鼓盆(鼓盆,潮州人又称桶盘),上面盛着槟榔(现在潮州人用橄榄代替)和一对大橘(柑)。长辈做着伸手拿粒槟榔,并放下(回送)事先准备好的红包(利是袋),青娘把红包接放到另一盘里。其次是长辈,然后是内外亲戚。如果亲人不能到来,也可请赴席的人代办。请拜之后,青娘带新娘到灶头(厨房)舀水缸、舂米头、朔井等,以熟悉家庭环境。A.7.5 中午宴席,新郎陪阿舅桌。阿舅坐首位,次位是伴阿舅的老叔,其余才论辈份入席,宴席中间,新郎应到各席殷勤向亲友敬酒。新娘在新人桌上坐首位,新娘自己举箸挟第一菜---鸡肉,别的人才动手。其余菜肴新娘要等青娘或伴娘代其挟到面前的碗里,新娘再挟起来吃。A.7.6 宴席过后,人们看新娘。新娘要默默地随着青娘的指点做动作或行动,对人要面带微笑,不能大笑或傻笑,注意不要失去新娘的仪态。新娘要低着头,眼光看着自己的脚尖,若有人叫抬起头来,也只能抬一下子。有客人到新娘房,新娘要站着,等人们离开之后,房里只剩下青娘、伴娘和新娘,此时新娘才可以坐下来。A.7.7 接近傍晚,阿舅、老叔、老婶、伴娘都回家,路途较远的,也可以提前回家。青娘也回家。A.7.8 第四天,新娘应早期,捧洗脸水给公公、婆婆洗脸。A.7.9 新婚夫妇的鞋屐向眠床下放一点。A.8 返厝(回娘家)A.8.1 结婚四个月(新婚夫妇大都简化为12日),才择日让新娘回娘家,潮俗叫“头返厝”。男方要通知女方某日回家。由女方阿舅(掼油舅)来带路。双方都带一包豆条,分送给邻居及亲人。第一次回娘家稍坐片刻应即回归。娘家备办豆丝、鸡蛋、猪肉,给男家公婆食,并分送亲人和邻居。一般是第一次回娘家才行这项礼节,有的三次回娘家都有办理。A.8.2 几天后第二次回娘家,中午在娘家吃饭,下午回夫家。A.8.3 再过几天(或十多天),第三次回娘家,就可在娘家住下,隔天才回夫家。头二三次返厝都是阿舅带路,男方亲家亲母都应给阿舅赏钱。A.9 请婿桌A.9.1 女方亲家亲母选择吉日(或在正月本乡游神时间,故有“正月正,新仔婿,来上厅”的童谣),写请帖邀请女婿赴宴席。如果女方长辈逝世,女婿不可到达,必须补发红包,叫“准仔婿桌”,女婿才到女家参加丧事。新女婿接到请帖后,准备见面礼物红包和赏厨红包。到了女家之后,向女家长辈请安并发红包。伴郎(女家安排)手捧槟榔盆,新女婿双手接后到长辈面前跪下,长辈伸手去拿槟榔,伴郎接过槟榔鼓盆,新女婿再双手送上红包给长辈。宴席上,新女婿坐首位,随行老叔坐第二位,其余按女家辈序排列。下午回归。A.9.2 新中国成立后,潮州婚姻旧俗大致都已经废除,其中的一些繁文缛节也少有人用。在婚姻恋爱方面,提倡恋爱自由,婚姻自由,废除父母包办等现象;婚礼大多提倡新事新办,文明婚姻或集体婚礼,或旅行结婚。现在城市的男女青年结婚,时兴穿婚纱礼服,充满着“洋”味。当然,在潮州城乡老一辈人的眼中,他们还受传统婚姻旧俗影响,仍然保留了传统婚礼的某些环节,这也是自然的,是可以理解的。附 录 B(资料性附录)做寿B.1 总则寿诞礼仪是每当生日时举行的人生礼仪,终生要重复好多次的。B.2 简介B.2.1 这些在生日时举行的礼仪因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虽然这些礼仪的中心意义都在于祝福,庆贺健康长寿,但潮俗年纪轻的一般不叫“寿礼”,而俗称“过生日”。从前,从周岁到结婚前,孩子生日当天,其母只让其吃两个染红壳的鸡蛋(或另加甜豆腐),作为纪念而已(现在,大多数人的经济比较好,为小孩过生日则很隆重,如有人为小孩过生日,除了要买服装、买玩具外,还要买很多蛋糕,请来一群小朋友,同唱“祝您生日快乐”的“生日歌”,同吃蛋糕、糖果,有的还将蛋糕送到幼儿园给小朋友吃)。结婚以后的成年人生日,就有鸡蛋、粉丝、猪肉等几样菜色,也不进行隆重宴请(潮州市沙溪、陈桥等地有岳父母必先送礼给女婿“过生日”,后女婿才送礼为岳父母祝寿。否则,女婿虽有来庆寿而不用备礼品而不被责怪之俗)。民众认为,小孩子、青年人做寿是不妥的,要折寿。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能举行寿礼。当到了50岁,称为“上寿”,且儿子娶妻后时才可举行“做生日”(有些地方忌50岁做寿,因五十为一百折半,不吉利,故忌在此时祝寿)。到六十虚岁或六十一虚岁即六十周岁做大寿庆(“大生日”),以后每逢十,即七十、八十、九十、一百,或逢一,即七十一、八十一、九十一、一百零一,都可做大寿庆,这就要办得更隆重一些,当然要视经济能力和子女多少而定,子女多的,经济好的都要大操大办,否则也只是应付一下。做生日当天,家中要备鸡蛋、面条(寓意长寿)及酒菜(当中要有韭菜,取寿长久之意)设宴为父母祝寿,向亲友送甜面汤,并请亲友赴宴;亲友也要献上喜酒或寿仪往贺,礼品中必备面线,俗称为长寿面,以示健康长寿。平年小庆家宴,不邀请亲朋,但女婿半子,可例外。今人已不大讲究旧俗,比较随意点。B.2.2 解放前潮俗做大寿庆者多为富豪之家,其后辈儿孙除有感念长辈福荫之功外,也多含有张扬门户、夸耀于人的动机,甚或有借机敛财者。除了常见的发请柬外,也有登报广告的。做大寿庆视规模大小,或在家里或在公厅祠堂或在宾馆酒楼举行。厅堂上视祝寿对象或挂“福禄寿”三星绣帐或挂“寿”字帐、“松鹤”帐,前设八仙桌,摆寿面、寿桃及福寿五果(佛手、香蕉、石榴、桂圆、大桔)。仪式开始,主持赞礼者唱赞词,寿者先拜祖先,后坐中间或夫妇前排而坐,接受儿孙家眷跪拜请安。子孙拜毕,分列两旁陪寿者接受亲朋贺拜,按内外尊卑先后,亲朋或作揖或鞠躬致礼,口诵祝词,寿者作揖或鞠躬回礼。礼毕侍茶,赴宴。庆贺者都先送来金银珠玉、字画、寿帐、名贵补品、酒肉、蛋画等寿仪。寿帐寿联一类,多写“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芝兰气味松筠操,龙马精神海鹤姿”一类赞颂之辞,画卷镜屏也多松鹤之图。豪富者除备酒席外,还请戏班、纸影班演出。演出节目必有《十仙庆寿》、《麻姑献瑞》之类。此时,僧尼乞丐也作不速之客前来光顾。寿家对此不拒之门外,给点小费,算作为善事,讨个吉利。旧社会能做大寿庆者十分稀罕,如今各类新富渐多,给父母做大生日者规模不及往时富豪,俗套也甚简,请演员,红歌星到来演艺助兴的,已不多见。惟食品中增设生日蛋糕,则是新时尚。B.2.3 饶平县的畲族也重寿庆,一人寿庆,全村忙碌。祝寿兼祭祖,都在春节期间举行。五十寿者在正月初五日,六十寿者在正月初六日,七十寿者在正月初七日,依此类推。祝寿时,全村歌手云集,唱颂歌,主家答歌,歌罢赴宴,食又歌,反复数次,尽兴而散。附 录 C(资料性附录)满月C.1 总则当婴儿满月时,要举行庆满月活动。潮俗殷实人家要备酒宴请亲朋吃“满月酒”,被邀请亲朋要备鸡酒礼物前来庆贺。C.2 简介C.2.1 庆满月前常同时结合给婴儿命名、报丁、理发、拜公婆神等民俗活动。命名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按辈序命名;二是据金木水火土行命名。命名前家人常将婴儿出生年月日时报与算命先生,推算命相,是否五行欠缺。算命先生推算后告知为婴儿命名者,以便能在名字上体现缺哪补哪的愿望。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儿孙起名时不得取与前辈名字相同乃至谐音的字。C.2.2 传统起名时,习惯上男女有别,即是男的多取体现男性阳刚之气、高大威武的字眼,如坚、强、伟、雄、健等;女的多取阴柔温顺、端庄贤能之字眼,如丽、美、珍、秀、慧等。旧时讲究人家多请族长或有名望的尊长命名,称为赐名,表示对命名者的尊重。但普通人家,多是由家长随便取个贱名,如阿猪、阿狗、阿大、阿二、大戆等,没多大讲究,含取贱名易养活之意。等到上学时才依姓氏辈序取个族名、书名作为正名。如今婴儿出生前要领取出生证,出生后要办理户口登记,故婴儿出生后不久就必须命名,且为正名,一经确定,修改就较为困难了。特别是第二代身份证的使用对汉字的规范和电脑的普及,很多冷僻字的使用都成了问题。C.2.3 命名之后,将男孩的名字生辰写在红纸上贴到祖祠壁上,说是向祖公报丁,生女的则不必。C.2.4 理发是象征性的,生育家请理发师傅或婆娘们操办。其仪式是用全株青葱伴剃头刀作剃头状,剃毕要把青葱再种入菜园里,以示孩儿今后长大健壮、聪明。C.2.5 婴儿出生以后,身体状况还未能适应新环境,产妇的身心也需细加调理,因此,在坐月期间,婴儿与产妇都有许多禁忌约束。满月时,婴儿已经适应了新环境,产妇的身体也得到了恢夏,禁忌约束解除了。在这种情况下,产妇和婴儿才可以由产房出客厅。附 录 D(资料性附录)乔迁D.1 总则在潮州,住宅建成,要搬迁进去,都要进行“乔迁”仪式 ,俗称“进宅”或“入宅”。D.2 简介D.2.1 在潮汕地区,在建房之前到进居,大概皆须进行以下程序:择日——供伯爷——进行工程(完工)——择日——进宅。D.2.2 潮汕注重仪式,建房也有很多仪式。首先最为关键的是供奉“伯爷”。D.2.3 建房动工之前,需要拜神择日,择日后供奉伯爷。一般用三柱香和两挂元宝(潮汕拜神的纸钱)捆在一起,即做成伯爷神位,再用“土角”砌成神邸,伯爷放里面供奉。伯爷作为这座房子的保护神,能够保佑工程的顺利,工人的平安。施工期间,每月初一、十五,都要拜。D.2.4 房子建成完工,要择日“进宅”,又称“谢神”或“净土”。房主要到“主管”乡里平安的神明的庙宇择日,择日需要把全家人的姓名、八字等,与新房住址和敬语等写于红纸上,然后祈求,再“掷杯”择日。需要择吉日、吉时。(有的地方可能有差异,有的省略了些步骤)。择日完成后,就要购买“钱扎”(拜神的纸钱)和拜神用品。做好准备进宅工作。进宅一般都是凌晨子、丑时。D.2.5 进宅需要筹备的谢神物品很多,有香、烛、酒、茶、五牲、大酵果、水果等等。进宅那日,高挂灯笼,张贴对联,房子中位摆多张八仙桌,盛放拜神物品,然后到神庙请神明香炉,做客主持进宅(有些地方可能不用)。在家门外,需摆桌拜天公,礼品也丰厚。所有事宜准备妥当,吉时一到,谢神仪式便开始。在敬桌上,早已摆有乡神香炉、伯爷神位。首先焚烧神帖,请神入位。之后就陆续地拜神,半时辰之后,在房子各角落洒“神水”(石榴花水),洒盐米,意为净土(把那些脏邪东西赶走)。然后放鞭炮,鞭炮盘在竹竿上,由房主拿着,一直从家里打到门外,再到街口。鞭炮打到外面时,大门要立即关闭。到鞭炮打完之后,约过一会,再打开大门。这时,要赶紧把事先准备好的装满大米的米缸搬进家里(寓意富贵),有人拿扫把等往里扫鞭炮纸(寓意纳财)装起来。进宅工作就此完成。第二天,房主要宴请宾客。附 录 E(资料性附录)出花园E.1 总则“出花园”是潮汕地区一种特有的至今还十分流行的成人礼俗。潮州人认为未成年的孩子一直是生活在花园里的。E.2 简介E.2.1 有年满15岁(虚岁)男女孩子的家庭要在旧历七月初七乞巧节或七月十五中元节或另择吉日(现在一般都择在正月)为孩子举行“出花园”仪式(成人礼)。这一日,要采来十二种不同的鲜花,浸在温水里给孩子沐花水浴,让芬芳洗净身上的孩子气,然后这位孩子要扎上母亲亲手缝制的新腰兜(潮州人称“腰肚”),腰兜里压着十二颗桂圆和两枚“顺治”铜钱:穿上外婆送的新衣服和一双红皮木屐,好让孩子跨出花园,一帆风顺。还要拜床上的神---花公花婆或称“公婆”,这时要在床中央放上一只浅沿的大笸箩,用米筒盛满米,插上三炷香,前面摆上十二碗甜薯粉圆、十盅乌豆酒以及红桃(桃形)粿、发粿(酵粿)、三牲(鲮鱼(鲮箭鱼)、猪头、三鸟)。男孩子供的是一只公鸡,象征朝气勃发,女孩子供的是母鸡,祈求将来能生儿育女。E.2.2 这一天,出花园的孩子不能跑到露天之下(不能见天),要躲在屋子里。这实际是要孩子从这天做起,不再贪玩,要记住自己不再是终日在花园里玩闹的孩童了,要做个循规蹈矩的孩子。E.2.3 这一天,还要用供粿(供粿品中必须有石榴花果,石榴多籽,籽与子谐音,民间取其多子多孙之意)、三牲宴请和赠送亲戚朋友,特别是外公、外婆和母姨、母舅。“出花园”的孩子要以大人相待,破例让他坐到席上的大位,象征着孩子已成了家中的栋梁。席间,“出花园”的孩子要先吃鸡头,所有食品也要都要吃一点。穿红皮屐和吃鸡头的习俗,传说来源于明嘉靖年间潮州状元林大钦。传说林大钦少时家贫,买不起红鞋,便穿红皮屐上学。一天,他放学回家途中,见有老者抱一只公鸡蹲在地上,旁边还有一对红联纸,一张没有字,一张写着“雄鸡头上髻”。老者要求路过者应对,对得上可得这只公鸡,对不上者仅赔他一页对联纸。林大钦站了一阵,对曰:“牝羊颔 下须”。对得好,老者将公鸡给他。回到家里,他父亲将公鸡宰了,蒸熟后砍下鸡头奖励大钦,以示独占鳌头之意。后来,大钦果然得中状元,名扬天下。潮人为这是个好兆头,在孩子入学时就买双红皮屐,给他抱大公鸡,孩子出花园时就给吃鸡头。E.2.4 从此,孩子就算跳出了花园墙,告别了天真、无忧无虑而又懵懂无知的童年,标志着他进入了成年,真正踏上了人生之途
分类信息
关联关系
研制信息
相似标准/计划/法规
【到馆阅览须知】
国家标准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可接待到馆读者,为读者提供标准文献检索、文献阅览、信息咨询、信息跟踪、信息推送等服务。
1. 本馆向在国家数字标准馆网络平台上完成实名注册和预约的读者开放。
2. 请勿在非开放范围随意走动和从事与国家标准馆所提供服务无关的活动。
3. 请勿携带食品、有色和含糖饮料进入阅览区域。
4. 禁止在馆区内吸烟和使用明火,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
5. 请注意仪表着装,衣冠整洁得体,言谈举止文明。
6. 请遵守公共秩序和国家标准馆相关管理规定,服从工作人员管理,自觉维护参观秩序和良好的阅读环境。
开放时间:每周一至周五8:30-17:00(节假日不开放)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
乘车线路:乘坐地铁10号线、昌平线,在西土城站下车D口出后西行150米即可到达。
服务咨询:
赵老师 电话:010-58811369 邮箱:zhaoping@cnis.ac.cn
刘老师 电话:010-58811368 邮箱:liuyzh@cni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