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
T/ZDL 020.1-2023
到馆提醒
收藏跟踪
分享链接
购买正版
选择购买版本
本服务由中国标准服务网提供
更多
前往中国标准服务网获取更多购买信息
居住区电动汽车负荷资源调控与聚合 技术导则 第1部分:技术架构
发布日期:
2023-12-29
实施日期:
2024-01-01
主要技术内容:5 技术要求为了实现上述要求,贯通“电动汽车-充电桩-智能物联电能表-集中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双向通信全链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软硬件模块:主站、集中器、智能物联电能表(有序充电模组)、充电桩、车载充电机信息交互模块。通过不同通信链路方案与通信协议(主站-集中器-智能物联电能表保持通信的全在线方案、集中器-智能物联电能表通信状态下的半在线方案、智能物联电能表与集中器失联状态下的全离线方案),支持车辆充电需求采集、上报功能,支持充电事件存储、上报功能,支持有序充电策略存储、下发执行功能。5.1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信息交互模块技术要求车辆须满足GB/T 18487.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车辆端交流充电控制引导电路中的开关应支持1k以上频率的通/断控制,实现CP信号电压值控制功能。车载充电机信息交互模块根据控制信号PWM占空比来控制充电功率,当检测到5%的占空比时,车辆应能按照GB/T 18487.1通信协议将整车信息(包括电池容量、车载充电机额定功率、当前SOC、充电目标SOC、用车时间、车辆识别号、是否接受有序充电控制等信号)上传至有序充电桩。5.2 充电桩技术要求有序充电桩在具备有序充电功能的交流充电桩上进行一定改造,保留保护及通断控制功能,增加模拟车载充电机控制装置,满足GB/T 18487.1标准的双向链路(车-桩-表)通信机制要求,控制装置具有正常启动充电逻辑、正常停止充电逻辑、充电过程中发生异常信号检测的功能。不满足本要求的普通交流充电桩宜将无源三通转换接口串接在桩的控制盒(主板)和充电枪线之间,可通过转换对CC/CP的控制,在有序充电模式和常规充电模式之间实现切换。充电桩宜将CP信号PWM占空比设置为5%,误差20%。5.3 智能物联电能表要求智能物联电能表应满足表桩数字通信要求,配置有序充电模组与HPLC载波模块。有序充电模组应能采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满足与充电桩通信条件,支持充电事件存储、上报等功能,支持有序充电策略存储、计算、执行等功能;HPLC载波模块通过管理模组将采集到的数据和集中器通信。5.4 集中器要求集中器与智能物联电能表通过HPLC载波通信,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过4G/5G技术通信,在符合DL/T 698协议的基础上,支持相关扩展数据的传输,具备负荷分析、状态上报功能,并支持有序充电策略存储、计算、上传、下发功能。5.5 系统平台技术要求系统平台包括有序充电控制平台和用户交互平台。有序充电控制平台能够获取电网相关信息,实现数据采集、算法存储、策略控制;用户交互平台用于用户充电需求设置与申请等功能。系统平台宜与网上国网APP对接,实现与终端用户交互,引导用户设置互动充电相关信息,例如电动汽车电池上下阈值、工作日/节假日用车时间、车型、电池信息等。用户可通过APP查看充电历史数据、统计数据。5.6 有序充电策略当主站-集中器-智能物联电能表-充电桩-车载充电机信息交互模块都处于通信状态时,主站进行全在线策略计算;当主站与集中器通信断开,集中器-智能物联电能表-充电桩-车载充电机信息交互模块都处于通信状态时,集中器进行半在线策略计算;当智能物联电能表与集中器通信断开,有序充电模组-充电桩-车载充电机信息交互模块都处于通信状态时,智能物联电能表进行全离线策略计算。根据不同策略,选取考虑用户总体充电费用、车辆充电需求、配变容量约束、通信约束等条件,在线优化台区电动汽车充电功率
分类信息
关联关系
研制信息
相似标准/计划/法规
【到馆阅览须知】
国家标准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可接待到馆读者,为读者提供标准文献检索、文献阅览、信息咨询、信息跟踪、信息推送等服务。
1. 本馆向在国家数字标准馆网络平台上完成实名注册和预约的读者开放。
2. 请勿在非开放范围随意走动和从事与国家标准馆所提供服务无关的活动。
3. 请勿携带食品、有色和含糖饮料进入阅览区域。
4. 禁止在馆区内吸烟和使用明火,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
5. 请注意仪表着装,衣冠整洁得体,言谈举止文明。
6. 请遵守公共秩序和国家标准馆相关管理规定,服从工作人员管理,自觉维护参观秩序和良好的阅读环境。
开放时间:每周一至周五8:30-17:00(节假日不开放)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
乘车线路:乘坐地铁10号线、昌平线,在西土城站下车D口出后西行150米即可到达。
服务咨询:
赵老师 电话:010-58811369 邮箱:zhaoping@cnis.ac.cn
刘老师 电话:010-58811368 邮箱:liuyzh@cni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