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
T/CQZBJS 10-2023
到馆提醒
收藏跟踪
分享链接
购买正版
选择购买版本
本服务由中国标准服务网提供
更多
前往中国标准服务网获取更多购买信息
入侵物种稻水象甲监测防控技术标准
发布日期:
2023-10-07
实施日期:
2023-11-07
主要技术内容:5 监测主要方法5.1 监测地点和时间在水稻种植区及周边开展监测,以稻田为主,兼顾田边山坡、林地和田边沟渠杂草等越冬及危害场所。第一阶段(3月上旬—5月下旬)以秧田和移栽后的大田为主;第二阶段(6—8月)以水稻大田为主。第三阶段(9-11月),以稻田及其附近稻水象甲生存场所为主。5.2 监测方法5.2.1 灯光诱集结合固定监测点设置的诱虫灯,每天清早将诱获的成虫取回室内计数,监测成虫高峰期。5.2.2 越冬虫量调查以发生区县为单位,于水稻收获后至育秧前选择2-3个村进行调查,每10天调查一次,在稻田附近的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地、山坡地、沟渠、湿地进行,按棋盘式随机取样,每点不少于0.1平方米,仔细检查杂草基部和土壤中成虫数量。5.2.3 寄主诱捕监测以喜好寄主(水稻)诱捕越冬成虫,观察其迁入稻田的时间。在水稻育秧前15天选择一个监测点,将事先播有100粒稻种且秧龄10天的盆(盘)(30×30厘米),放置在秧田种植区附近,每点放置5盆,调查取食斑和成虫数量。5.2.4 秧田系统调查从秧田三叶期开始,每3天调查一次,查到拔秧止,此阶段只调查成虫,选择有代表性的早、中、晚播类型田各1块,采用目测法,随机5点取样,每点调查0.1平方米,调查结果折算成每平方米虫量。5.2.5 大田系统调查水稻移栽返青后,每7天调查一次,查到收割止。选择有代表性的早、中、晚播类型田各1块。成虫调查主要在田埂巡查,观察稻叶上是否有成虫取食矩形斑及活动成虫,或观察稻田中、田埂上、水中杂草是否有取食斑及活动成虫。利用目测法,随机5点取样,每点调查5丛。统计成虫数量,调查结果折算成百丛虫量;幼虫与蛹调查,幼虫和蛹情调查一并进行,每个点随机5点取样,每点挖取稻株5丛,置于40目和80目的多层铁筛中,用水洗去泥土,查清稻根及铁筛中的幼虫和土茧数量。6 防控措施6.1 植物检疫执行植物检疫法规,严格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对来自发生区的稻谷、秧苗、稻草以及交通运输工具采取检疫检查;禁止携带有稻水象甲的稻种、稻草、稻秧、稻壳、饲料等寄主材料运出发生区,严禁在疫情发生区繁育秧苗,严禁从疫情发生区域调入秧苗。6.2 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村为单位进行稻水象甲统防统治,施药范围包括秧田、大田及周边埂道、坡地、沟渠等危害场所,施药要及时、全面,不留死角;施药时间以上午8:00—10:00点或下午16:00—18:00点为最佳。6.2.1 播种前种子处理选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0-25毫升,加水20毫升对1公斤催芽露白的稻种混匀拌种,待种子均匀着药,倒出摊开置于通风处,阴干后播种。6.2.2 水稻苗期防治水稻出苗后2-3片叶期,随着气温上升,越冬成虫会迅速返回水稻取食,此时为田间成虫密度最高时期,可进行集中喷防药治。用药可选择:亩用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10克、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6.67-13.3毫升,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6.3 生物防治减少高毒残留农药使用,保护蟾蜍、青蛙、蜻蜓、蜘蛛等捕食性天敌,有条件的地方实施“稻鸭共育”模式,水稻移栽后10天左右,每亩投放15日龄鸭苗15-20只,以3-5亩为一个种养结合小区并围网,田边需要留一个约20平方米左右搭棚空间,以便填喂饲料使用,于水稻抽穗、灌浆后,稻穗下垂时,须把鸭群迁出饲养。此外,还可以用生物农药金龟子绿僵菌等防治第一代成虫。6.4 物理防治利用稻水象甲的趋光性,在发生区域,设置杀虫灯诱杀成虫,压低虫口基数
分类信息
关联关系
研制信息
相似标准/计划/法规
【到馆阅览须知】
国家标准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可接待到馆读者,为读者提供标准文献检索、文献阅览、信息咨询、信息跟踪、信息推送等服务。
1. 本馆向在国家数字标准馆网络平台上完成实名注册和预约的读者开放。
2. 请勿在非开放范围随意走动和从事与国家标准馆所提供服务无关的活动。
3. 请勿携带食品、有色和含糖饮料进入阅览区域。
4. 禁止在馆区内吸烟和使用明火,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
5. 请注意仪表着装,衣冠整洁得体,言谈举止文明。
6. 请遵守公共秩序和国家标准馆相关管理规定,服从工作人员管理,自觉维护参观秩序和良好的阅读环境。
开放时间:每周一至周五8:30-17:00(节假日不开放)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
乘车线路:乘坐地铁10号线、昌平线,在西土城站下车D口出后西行150米即可到达。
服务咨询:
赵老师 电话:010-58811369 邮箱:zhaoping@cnis.ac.cn
刘老师 电话:010-58811368 邮箱:liuyzh@cni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