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标准图集
发布日期:
2022-10-10
实施日期:
2022-10-11
主要技术内容:3 术语和符号3.1 术 语3.1.1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技术Low Impoct Development低影响开发指在场地开发过程中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简称LID。3.1.2 海绵城市 sponge city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 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 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3.1.3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雨水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 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3.1.4 设计降雨量 design rainfall depth为实现一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用于确定海绵设 施设计规模的降雨量控制值,一般通过当地多年日降雨资料统计数据获取,通常 用日降雨量表示。3.1.5流量径流系数 discharge runoff coefficient形成高峰流量的历时内产生的径流量与降雨量之比。3.1.6 雨量径流系数 volumetric runoff coefficient设定时间内降雨产生的径流总量与总雨量之比。3.1.7 下垫面 underlying surface降雨受水面的总称,包括屋面、地面、水面等。3.1.8 下沉式绿地 Sunken Greenland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在 200 mm 以内的绿地。3.1.9 绿化屋面 green roof在高出地面以上,与自然土层不相连接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顶部以及天 台、露台上由覆土层和疏水设施构建的绿化体系。3.1.10 透水铺装 pervious pavement由透水面层、基层、底基层等构成的地面铺装结构,能储存、渗透自身承接 的降雨。3.1.11 生物滞留设施 bio-retention measure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滞蓄、净化雨水径流,由植 物层、蓄水层、土壤层、过滤层(或排水层)构成。包括:雨水花园,雨水湿地等。3.1.12 雨水湿地 constructed wetland通过沉淀、过滤和湿地植物的生物作用等方式达到设计目标的海绵设施。3.1.13 植草沟 grass swale一种收集雨水、处理雨水径流污染、排水并入渗雨水的植被型草沟。包括简 易型和增强型两种类型。3.1.14 面源污染 non-point sources pollution溶解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地点,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 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有机污染、水体 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等其他形式的污染。3.2 符 号3.2.1 流量、水量、流速Q——雨水设计流量;QZH——水体的水面蒸发量;W——雨水径流总量;Wi——初期弃流量;Wa——下沉式绿地的有效存水容积;Win——渗透与渗滤设施降雨过程中的入渗量;Wed——延时调节设施降雨过程中的排放量;hy——设计降雨量;q——设计暴雨强度;?&——初期径流厚度;Sm ——单位面积日渗透量;V——平均流速;Vmd ——日平均风速H——给定年径流总量空置率下的设计降雨量(mm)φ——雨量径流系数,按表A.1.1取值;F——汇水面积(hm2)Q——雨水设计流量(L/s)φ——流量径流系数,按本附求表A.1.1取值;q——设计暴雨强度[L/(s·hm2)];F——汇水面积
国家标准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可接待到馆读者,为读者提供标准文献检索、文献阅览、信息咨询、信息跟踪、信息推送等服务。
注意事项
1. 本馆向在国家数字标准馆网络平台上完成实名注册和预约的读者开放。
2. 请勿在非开放范围随意走动和从事与国家标准馆所提供服务无关的活动。
3. 请勿携带食品、有色和含糖饮料进入阅览区域。
4. 禁止在馆区内吸烟和使用明火,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
5. 请注意仪表着装,衣冠整洁得体,言谈举止文明。
6. 请遵守公共秩序和国家标准馆相关管理规定,服从工作人员管理,自觉维护参观秩序和良好的阅读环境。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