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馆藏资源 舆情信息 标准服务 科研活动 关于我们
现行 T/SXAGS 0020-2020
到馆提醒
收藏跟踪
购买正版
山西好粮油 富硒小麦
发布日期: 2020-09-30
实施日期: 2020-10-08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山西好粮油 富硒小麦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与安全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包装、储存和运输以及档案管理的要求; 主要技术内容:3 术语和定义除GB 1351和LS/T 3109 中3.5、3.6规定的术语和定义以外,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富硒小麦通过生长过程自然富集而非收获后添加硒的小麦。3.2山西好粮油 富硒小麦按照DB14/T 2043在山西省内生产的质量、品质和安全指标符合或高于国家相关标准,且硒含量在0.05mg/kg-0.30mg/kg之间的小麦。3.3品尝评分值将富硒小麦按照GB/T20571规定的方法制作成馒头,并对其气味、色泽、食味、弹性、韧性、粘性和比容等进行品质评定试验所得的综合评分值。4  质量与安全要求4.1 质量要求富硒小麦在符合GB 1351的基础上,应达到的质量指标见表1。表1 质量指标项目 指标容重/(g/L) ≥780不完善粒/% ≤6.0杂质/(%) 总量 ≤0.8其中:矿物质 ≤0.3水分/% ≤12.0色泽、气味 正常一致性/% ≥95硒含量/((mg/kg) 0.05~0.304.2 品质要求富硒小麦应达到的品质指标见表2。表2 品质指标项目 类别降落数值/s  ≥260品尝评分值/分 ≥804.3 食品安全要求4.3.1 感官要求、有毒有害菌类、植物种子限量指标按GB 2715规定执行。4.3.2 安全指数(PN)以GB 2761、GB 2762、GB 2763的限量为基础计算,富硒小麦的安全指数见表3。表3 安全指数项 目 指 数P N真菌毒素 ≤0.7PN污染物 ≤0.7P N农药残留 ≤0.74.4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按DB14/T 2043相关条款执行。5 检验方法5.1 扦样、分样:按GB/T 5491 执行。5.2 容重检验:按GB/T 5498执行。5.3 杂质、不完善粒含量检验:按GB/T 5494执行。5.4 水分含量检验:按GB 5009.3执行。5.5 色泽、气味检验:按GB/T 5492执行。5.6 硒含量检验:按照GB/T 5009.93执行。5.7 降落数值检验:按GB/T 10361-2008 全麦粉检验方法执行。5.8 品尝评分值:按GB/T 20571-2006附录A执行。5.9 一致性检验:从用分样器分样并剔除不完善粒的富硒小麦试样中,取100粒富硒小麦,按照粒色和粒质等特征,与相应品种的实物对照样品比较,挑出与对照样不同的籽粒个数,计为n,按照式(5)计算一致性c。双试验差值不超过1%。………………………………(5)5.10 安全指数检验: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检验真菌毒素、污染物和农药残留含量,按照式(1)分别计算每种物质的单项安全指标指数:………………………………(1)式中:Pi——每种物质的单项安全指标指数。根据式(2)~(4)分别计算真菌毒素、污染物和农药残留的内梅罗指数PN:………………………………(2)……………………………… (3)………………………………(4)式中:PI均——平均单项安全指标指数,为某类安全指标的所有单项安全指标指数的平均值。PI最大——最大单项安全指标指数,为某类安全指标的所有单项安全指标指数的最大值。6  检验规则6.1 一般规则检验的一般规则按GB/T 5490 执行。6.2 检验批次同品种、同产地、同收获年度、同运输单元、同储存单元的富硒小麦为一个批次。6.3判定规则符合4.1、4.2、4.3和4.4要求,且提供9.2追溯信息的富硒小麦,可列为山西好粮油产品。7 标签标识7.1 应在随行文件中注明产品的品种名称、类别、等级、产地、收获年度、安全指数等,并附检验报告。7.2 产品应以二维码或其他适当形式进行标注,其内容包括4.1、4.2、4.3中的相关指标和9.2的追溯信息。8 包装、储存和运输应符合GB1351的规定和要求。麻袋包装还须符合GB/T 24904的规定。9 档案管理9.1  富硒小麦的种植、收获、干燥、储存、运输及检验检测等信息应有原始记录,并按《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的相关条款建档保存,以便追溯。9.2  供应方应提供的追溯信息见表4。表4 追溯信息信息分类 信息内容生产信息 品种名称产地收获时间种植面积及区域分布农药施用记录化肥施用记录产地认证情况收储信息 干燥方式储存方式储存地址虫霉防控记录其他信息 (可填)注:示例参见附录A
分类信息
关联关系
研制信息
相似标准/计划/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