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
T/CCPEF 079-2024
到馆提醒
收藏跟踪
分享链接
购买正版
选择购买版本
本服务由中国标准服务网提供
更多
前往中国标准服务网获取更多购买信息
森林草原火灾监测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
2024-05-30
实施日期:
2024-06-10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包括地面监测、无人机监测、卫星监测等森林草原火灾数字化监测技术的基本要求、实施流程、技术指标和数据处理方法;
主要技术内容:标准共8个部分内容,包括6个正式章节和配套的附录内容。其中,前3章是标准化文件的制式内容,即,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及定义;后4章是本标准的核心内容,分别规定了利用视频、无人机和卫星技术开展森林草原火灾监测的技术规范,以及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系统建设的基本要求。此外,标准还包括了4个附录文件,除“无人机监测飞行方式”为规范性附录外,其余均为资料性附录,用于补充说明利用无人机和卫星开展监测的技术规范。第三章术语和定义,给出了森林草原火灾数字化监测技术、地面监测技术、无人机监测技术、卫星监测技术、高寒地区等专有名词的定义。第四章地面监测技术,从总体要求、配置要求、实施流程和技术要求四个方面进行了规范。本章征求意见之前原定名为“视频监测技术”,但后期考虑多光谱扫描传感器产生的是图像,不属于视频监测的范畴,为了扩大表述范围,修订为“地面监测技术”。无论是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还是多光谱扫描,其本质都是利用林区制高点塔台架设传感器,通过网络传输到指挥中心,实现实时监测。因此,在具体配置中,除了最重要的成像系统外,还包括前端控制设备、监控塔、成像系统等7个组成部分,我们在标准中分别提出了性能要求。在成像系统的要求中,我们在行业标准(LY/T 2581-2016《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中可见光和热红外的基础上,加入近红外、多光谱扫描成像传感器以及多种传感器配合使用的内容。这些都是目前技术成熟、应用较多的林火监测传感器。技术要求上,我们根据不同识别半径规范了最小识别监控烟火面积、报警定位的误差、监控范围和巡航周期(详见标准的表1、表2和表3);其中,识别半径的划分综合考虑了常用传感器的实际范围和指标验证的可操作性,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仅开展1km范围的验证试验,并通过平方率原则换算得到更大范围的性能指标;烟火识别面积综合考虑了多种传感器融合后的监测精度,技术指标较为领先;报警定位的指标考虑了实际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所有误差情况,按照识别半径综合划分。本部分内容在增加了“可见光、近红外成像双传感器”在不同识别半径的最小识别监控烟、火面积。在我们调研过的产品中,行业内头部公司的产品基本都能满足这些技术指标,因此,我们认为这些指标是具有一定先进性和包容性的。第五章无人机监测技术,同样是从总体要求、配置要求、实施流程和技术要求四个方面进行表述的。本章未包含航空监测中乘坐飞机的人工巡护,仅考虑了数字化、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无人机监测技术。虽然有些无人机已经能够在无人操控的情况下实现自动监测,但综合考虑相关技术的推广程度,我们还是在总体要求中特别明确了人员要求“作业人员应不少于2人,即无人机驾驶员和1名安全员”。无人机监测技术的传感器要求与视频监测技术相同,因此,在配置要求中省略了该部分内容。我们参照GB/T 35018-2018《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分类及分级》和《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将用于林火监测的无人机分为旋翼无人机(包括多旋翼无人机和无人直升机)和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两类,并重点描述了这部分的配置要求。在技术指标方面,我们对适配无人机的小型传感器性能进行了综合衡量,在满足前一章要求的基础上加入了识别响应时间、巡航误报率等新的评价指标;并提高了无人机监测报警定位的精度要求,只是为了使用空天地一体化系统时能够实现更好的监测效果。第六章卫星监测技术,我们主要参照国家标准(GB/T 42189-2022《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导则 火情》)进行编制,包括总体要求、数据要求、实施流程、技术指标和数据处理5部分内容。由于卫星监测与其他两种技术不同,这一章都是一些数据处理相关的内容,并不涉及硬件相关的内容(对应前几章的“配置要求”),仅在附录中提到了“火点判识”和“火场面积计算”所需要的卫星参数表。数据要求方面,我们加入了干扰校正必不可少的蓝光波段,并对其余波段范围进行了校正。实施流程方面,我们从数据预处理、局域图生成、火点判识、多点强度计算、过火面积计算、生成监测产品等6个步骤规范了卫星监测技术的实施流程。数据处理,包括火点识别、火点强度和过火面积3部分内容,后续随着国家标准和行业看标准的修订,还会加入时空分布统计和监测产品的相关要求。第七章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系统,从一般规定、系统架构和系统功能要求三个方面进行了表述。这部分内容是有些超前的,相关的产品还不成熟,因此主要是提供了一些原则性的表述,并未划定具体的技术指标。本章通过逻辑架构和一般性要求规范了监测系统应有的要素,以及后续与其他地区系统集成所需要预留的注意事项。附录A和B是针对第五章无人机监测技术提出的,附录C和D是针对第六章卫星监测技术提出的
【到馆阅览须知】
国家标准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可接待到馆读者,为读者提供标准文献检索、文献阅览、信息咨询、信息跟踪、信息推送等服务。
1. 本馆向在国家数字标准馆网络平台上完成实名注册和预约的读者开放。
2. 请勿在非开放范围随意走动和从事与国家标准馆所提供服务无关的活动。
3. 请勿携带食品、有色和含糖饮料进入阅览区域。
4. 禁止在馆区内吸烟和使用明火,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
5. 请注意仪表着装,衣冠整洁得体,言谈举止文明。
6. 请遵守公共秩序和国家标准馆相关管理规定,服从工作人员管理,自觉维护参观秩序和良好的阅读环境。
开放时间:每周一至周五8:30-17:00(节假日不开放)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
乘车线路:乘坐地铁10号线、昌平线,在西土城站下车D口出后西行150米即可到达。
服务咨询:
赵老师 电话:010-58811369 邮箱:zhaoping@cnis.ac.cn
刘老师 电话:010-58811368 邮箱:liuyzh@cni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