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
T/HNBX 162-2022
到馆提醒
收藏跟踪
分享链接
购买正版
选择购买版本
本服务由中国标准服务网提供
更多
前往中国标准服务网获取更多购买信息
‘早荔1号’荔枝栽培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
2022-11-10
实施日期:
2022-12-10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早荔1号’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cv.Zaoli No.1)的术语和定义、园地选择和规划、土壤管理、肥水管理、树冠管理、控捎促花、花果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采收、档案管理等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早荔1号’荔枝的栽培生产;
主要技术内容:4 园地选择和规划4.1 园地选择宜选择土壤有机质丰富、排水良好、地下水位在 1 m以下、地势开阔向阳的地方建园。园地坡度应小于 20°,坡度较大的园地应开辟梯田。园地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NY/T 391 的规定。4.2 果园规划根据园区面积、地形地貌和机械化作业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做好分区、道路、排灌系统以及附属建筑等统一规划。根据园地规模和地形地势,可将园地分成若干小区,一般栽培用地约占园地总面积 85%~90%;道路约 3%~5%;蓄水池及排水沟约 2%~3%;肥料基地2%;管理用房和生产用房 2%~4%左右。4.3 定植4.3.1 定植前准备定植穴长×宽为 1.0 m×1.0 m,深 0.8 m,每株施 20 kg~30 kg有机肥、1 kg过磷酸钙,与表土拌匀后回穴。植穴应在植前准备好,待填土沉实、肥料腐熟后种植,在穴中央做好定植标记。4.3.2 定植时间灌溉条件较好的果园一年四季皆可种植,其中以春植 2~3 月和秋植 9~10 月为佳。4.3.3 定植密度株行距 5 m~6 m×6 m~7 m,平均每 667 m2种植 15~22 株。4.3.4 定植方法定植时在植穴处中间挖一小坑,苗木断根伤口要剪平,种植深度 0.8 m;放入苗木,然后回土扶正压实,淋足定根水,植穴上部修筑高出地面 15 cm~20 cm的树盘,上盖草料或作物茎秆保湿。5 低效园高接换种5.1 低效园选择选择立地条件中等,种植密度适中,植株长势中等、骨干枝完好,经济效益较低的果园。5.2 接穗质量接穗应采自树冠中上部发育健壮、芽眼饱满、无检疫性病虫害的,直径大于 0.8 cm(大枝嫁接)或 0.5 cm(小枝嫁接)的一年生春梢或早秋梢。5.3 高接时间以春季或秋季嫁接为宜,即砧木萌动至萌芽展叶前进行。5.4 高接方法成年树体高大,且分枝较少,回缩修剪后立即在主枝、副主枝上嫁接,接头 4~5 个,留 1~2 枝抽水枝;树体分枝密集时,视树势以及树冠大小在侧枝嫁接 30~50 个接穗不等。幼树可在 1 级或2 级斜生骨干枝离分枝点 15 cm~25 cm处嫁接。5.5 嫁接后管理接后 15 d~20 d检查成活率,幼芽发黑、干枯、未萌发新芽时应及时补接;芽点萌发,嫁接口愈合良好,新梢老熟即可解除缠绕的薄膜;砧木上的不定梢应及时疏除,待接穗抽出第二批梢老熟后,逐渐减少抽水枝。嫁接后至新梢萌发转绿期,加强蚂蚁及食嫩叶虫害的防治,枝梢老熟后薄肥勤施,各类枝组轻剪缓放,保持角度开张。6 土壤管理6.1 树盘覆盖新果园定植后 1~2 年,宜用稻草、作物秸秆、修剪后粉碎的枝叶或杂草等周年覆盖树盘,厚度10 cm~20 cm,距根颈处保持 15 cm~20 cm,覆盖一年四季均可进行。6.2 间作或生草1~4 年的幼龄果园,可间种花生、大豆、蔬菜等浅根性作物;株行距较大时,可间作番木瓜、菠萝等草本作物;亦可自然生草或人工生草,适时刈割,翻埋或覆盖树盘。间作物应距树冠滴水线 0.8 m以上。6.3 中耕除草、培土结合施肥,每年 1~2 次树盘浅耕松土,保持土壤疏松透气;及时清除杂草,或行间覆盖防草布。在定植后 2~3 年内完成扩穴深翻改土
分类信息
关联关系
研制信息
相似标准/计划/法规
【到馆阅览须知】
国家标准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可接待到馆读者,为读者提供标准文献检索、文献阅览、信息咨询、信息跟踪、信息推送等服务。
1. 本馆向在国家数字标准馆网络平台上完成实名注册和预约的读者开放。
2. 请勿在非开放范围随意走动和从事与国家标准馆所提供服务无关的活动。
3. 请勿携带食品、有色和含糖饮料进入阅览区域。
4. 禁止在馆区内吸烟和使用明火,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
5. 请注意仪表着装,衣冠整洁得体,言谈举止文明。
6. 请遵守公共秩序和国家标准馆相关管理规定,服从工作人员管理,自觉维护参观秩序和良好的阅读环境。
开放时间:每周一至周五8:30-17:00(节假日不开放)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
乘车线路:乘坐地铁10号线、昌平线,在西土城站下车D口出后西行150米即可到达。
服务咨询:
赵老师 电话:010-58811369 邮箱:zhaoping@cnis.ac.cn
刘老师 电话:010-58811368 邮箱:liuyzh@cni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