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
T/NSFST 010-2022
到馆提醒
收藏跟踪
分享链接
购买正版
选择购买版本
本服务由中国标准服务网提供
更多
前往中国标准服务网获取更多购买信息
羊肚菌日光温室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
2022-04-15
实施日期:
2022-04-20
主要技术内容:3 术语和定义GB/T 12728-200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羊肚菌羊肚菌(Morchella spp.)属子囊菌门(Ascomycota)、盘菌纲(Pezizomycetes)、盘菌目(Pezizales)、羊肚菌科(Morchellaceae),又名包谷菌、麻子菌、狼肚、天狼肚、米筛菇、羊肚菜、羊肚蘑、羊肚子、阳雀菌、羊肚菌蛾子等。3.2 原种由母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也称二级种。3.3 栽培种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栽培种只能用于栽培,不可再次扩大繁殖菌种。也称三级种。4 栽培种生产条件生产场地选择、厂房设置和布局、设备设施符合NY/T 528和NY/T 2375的规定。4.1 羊肚菌原种的选择羊肚菌原种应从具有资质的单位购买,并于≤4℃条件下运输,收到菌种后尽快接种。品种和种源质量应符合NY/T 528规定的要求。4.2 接种室温度羊肚菌栽培种制种时环境温度控制在≤14℃。4.3 羊肚菌栽培种培养条件栽培种培养环境温度控制在12℃~14℃,恒温培养。培养室环境湿度控制在80%~85%。5 栽培种制种方法5.1 制种时间的选择适宜播种期为10月~12月,按照播种时间提前10 d进行栽培种制种,选择地温稳定在5℃~16℃进行播种。5.2 栽培种制种5.2.1 栽培种培养料配方及预处理方法麦粒60%,玉米芯37%,石膏3%。麦粒和玉米芯需分别浸泡12~24 h,与石膏混合均匀,并调节含水量60%~65%。配方中基质原料符合NY/T 1935规定的要求。5.2.2 装袋栽培种袋用14 cm×28 cm×0.4 mm聚丙烯袋,装料高度为15.0~16.0 cm。中间放置2 cm×15 cm的接种棒,然后用直径为4 cm的无棉盖体/颈圈盖密封后,在121℃下高压灭菌2.5 h。转至强制冷室,冷却24 h后转至无菌接种间。5.2.3 接种方法在无菌条件下拔出接种棒,放入适量捏碎并混合均匀的羊肚菌原种,原种接种量严格按照原种提供单位规定的数量。5.2.4 培养方法培养温度为14℃、湿度为80%~85%,培养10~15 d,至菌丝长满菌袋方可使用。6 栽培地土壤消毒及准备6.1 栽培地选择选择通风良好、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地块,要求土壤疏松、肥沃、透气性好,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 15618的规定。6.2 整地消毒栽培地土壤用生石灰消毒1次,生石灰施用量为100 kg/亩。撒完生石灰后深翻1次,关闭前后通风口后高温闷棚15 d;再深翻1次,高温焖棚15 d,灌大水2次,至棚里土壤水分灌透,高温闷棚15 d。打开前后通风口晾晒至干燥,用耙子将地整平,等待播种。7 播种7.1 菌种准备播种前将菌种袋的外壁、盛放菌种的容器及双手用0.3%~0.5%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双手再用75%的酒精进行表面消毒。将菌种人工掰碎揉搓,使菌种粒径为0.5~1.0 cm。7.2 播种方法7.2.1 播种量畦宽为1.0 m,走道宽为0.4 m。将揉碎的羊肚菌栽培种均匀撒在畦面位置上,下种量为240~300斤/亩或200~250袋/亩。7.2.2 覆土从走道取土均匀覆盖于菌种上,覆土厚度为3~5 cm。7.2.3 浇水用地喷带或倒挂微喷进行浇水,使0~20 cm土壤湿度一致,并使走道内略有积水。7.3 外源营养袋7.3.1 外源营养袋配方麦粒48 %,玉米芯30 %,稻壳20 %,石灰1 %,石膏1 %,含水量50 %~55 %。麦粒、玉米芯、稻壳需提前浸泡12~24 h,捞出后与石灰、石膏等混合均匀,装袋。配方中基质原料符合NY/T 1935规定的要求。7.3.2 外源营养袋制作采用规格为14 cm×28 cm×0.4 mm聚丙烯袋装外源营养袋,每袋装湿料600~650 g。营养袋的制作程序按照 NY/T 528栽培种培养基制作要求执行。7.3.3 外源营养袋摆放时间播种3 ~10 d后,放置外源营养袋。7.3.4 外源营养袋摆放方法用消毒的刀片将营养袋一面划两道10~12 cm长的口子,摆放时划口朝下,使营养袋紧贴畦面;沿畦面走向平行摆放,数量为2000~2500袋/亩。8 播种后田间管理8.1 土壤温度、水分管理播种后地温控制在3℃~12℃,土壤水分含量控制在20%~22%,空气湿度控制在80%~85%。黑暗无光照或弱的散射光条件下培养。8.2 黑色薄膜开孔选择宽2.4 m、厚0.08 mm黑色薄膜,用安装了开孔器的手枪钻打孔,开孔器直径25 mm,孔密度9~10个/m2。8.3 撘建小拱棚待外源营养袋摆放完毕,选择长度2.4 m的竹片或粗铁丝、2.4 m宽,在畦上搭建0.4 m高的小拱棚,竹片或粗铁丝间距1.2 m,纵向绑上2-3道细铁丝加以固定。覆膜完成后,畦面两端用土将薄膜绷紧,其它地方不用土压实。8.4 移除外源营养袋待外源营养袋放置50~80 d,营养袋干瘪萎缩,重量减少约三分之一时移除外源营养袋。9 出菇期管理9.1 催菇移除外源营养袋后,用微喷或喷雾带浇水至土壤完全湿透,走道略有积水。控制地温为8℃~12℃,至少保持4~5 d,昼夜温差保持8℃~1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保持棚内空气新鲜,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15%。9.2 子实体生长阶段管理催菇后7~10 d,畦面出现约0.5~1 mm大小不等的球状原基。原基形成后继续保持畦面湿润,适宜土壤含水量为25%~30%,喷水宜少而勤;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5%~90%,采收前2~3 d空气相对湿度降至70%~85%;适宜气温16℃~20℃,地温12℃~16℃, 注意不得低于6℃、 不得高于25℃;通风保持棚内空气新鲜,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25 %,通风时注意避免寒风或干热风直吹子实体。10 采收10.1 采收标准待羊肚菌子实体长至12~15 cm, 菌盖直径2 cm以上、 颜色由深灰色变成浅灰色或褐黄色、脊与凹坑轮廓分明时及时采收。10.2 采收方法采摘时一手执刀,一手戴手套轻轻捏住菌盖,用刀在菌柄与地表交界处切下子实体,避免菌柄携带泥土。采收时应采大留小,避免伤害周围的幼小子实体。采收后清理泥土及时销售、晒干或烘干
分类信息
关联关系
研制信息
相似标准/计划/法规
【到馆阅览须知】
国家标准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可接待到馆读者,为读者提供标准文献检索、文献阅览、信息咨询、信息跟踪、信息推送等服务。
1. 本馆向在国家数字标准馆网络平台上完成实名注册和预约的读者开放。
2. 请勿在非开放范围随意走动和从事与国家标准馆所提供服务无关的活动。
3. 请勿携带食品、有色和含糖饮料进入阅览区域。
4. 禁止在馆区内吸烟和使用明火,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
5. 请注意仪表着装,衣冠整洁得体,言谈举止文明。
6. 请遵守公共秩序和国家标准馆相关管理规定,服从工作人员管理,自觉维护参观秩序和良好的阅读环境。
开放时间:每周一至周五8:30-17:00(节假日不开放)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
乘车线路:乘坐地铁10号线、昌平线,在西土城站下车D口出后西行150米即可到达。
服务咨询:
赵老师 电话:010-58811369 邮箱:zhaoping@cnis.ac.cn
刘老师 电话:010-58811368 邮箱:liuyzh@cnis.ac.cn
新建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