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
T/GDSF 001-2021
到馆提醒
收藏跟踪
分享链接
购买正版
选择购买版本
本服务由中国标准服务网提供
更多
前往中国标准服务网获取更多购买信息
笋壳鱼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
2021-11-30
实施日期:
2021-12-01
主要技术内容:3 环境与设施条件3.1 养殖场场址的选择养殖场产地环境应符合GB/T 18407.4的要求,一般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源、水质良好、交通方便、通电、通水的地区建造。3.2 池塘条件要求排灌、管理方便,池底淤泥少,壤土底质,塘埂坚实不漏水。进水系统一般由砂滤井或蓄水池、水泵、进水渠道等组成,且进、排水渠道分开,并按精养管理的要求配置必要的养殖设备或设施。池塘面积及水深见表1。表1笋壳鱼适宜池塘面积及水深池塘种类 池塘面积/m2 水深/m苗种养殖池塘 667~2000 1~1.5成鱼养成池塘 2000~6670 1.5~3.5混养池塘 >2300 1.5~3.53.3 养殖用水池塘养殖用水要经过砂滤、消毒等净化处理,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3.4 增氧设备增氧机可选用水车式增氧机、旋桨射流式增氧机及底部充气式增氧机,每2m水深,每667m2的池塘配置0.75-1KW的增氧机。增氧机应正确安装使用,注意用电安全。在无电源地区应自备发电机组或选用柴油机带动的增氧设备。3.5 检测分析仪器配置生物显微镜、水温计、溶氧仪或溶解氧分析盒、pH值分析盒、氨氮和亚硝酸盐分析盒等分析仪器。4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4.1修整塘基清塘前,应彻底检查塘基,堵塞蛇、鼠穴,加以修整。对进排水口栏栅进行彻底检修。4.2消毒除害鱼苗放养前20~30d排干池水,充分曝晒池底,然后注水6~8 cm,用生石灰120~150g/m2全池泼洒消毒;或者施漂白粉使其在水中的浓度为50×10-6,杀灭有害生物。4.3培养饵料生物池塘消毒后7d,再灌水60~80 cm。施加有机肥300g/m2,促进浮游生物繁殖,为鱼苗提供饵料生物。施肥应在晴天上午进行,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透明度保持在30~40 cm,水色以绿豆青为好。肥水期间,每天中午前后开动增氧机3~4h,以利于池水的混合对流和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5 苗种放养和驯食5.1 苗种质量要求规格均匀,色泽正常,体型健壮,游动活泼,无病无伤,无畸形。5.2 放养条件待水温22℃以上池塘轮虫、水蚤等浮游生物充足时,放入人工繁殖的笋壳鱼苗到池塘。鱼苗放养前预先提前1~2d放小量鱼苗试水,经证明无毒性后可正式放鱼苗。5.3 放苗方法及放养密度放苗前可用5%的盐水或用 10 g/m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鱼苗10 min消毒防病,以杀灭寄生虫和病菌。放苗时苗种袋内水温与池塘水温相差不应超过 2℃。应尽量选择晴天的上午或傍晚放鱼苗,大风、暴雨天气不宜放。放苗位置应选择在鱼池较深的上风处进行。笋壳鱼放养密度见表2,具体视鱼苗大小而定。表2 笋壳鱼养殖密度养殖类型 规格 鱼种大小 养殖密度精养池塘 鱼苗 2~3cm 9~15ind/m2鱼种 3~4cm 7~12ind/m24~5cm 6~9ind/m2>6 cm 4~6ind/m2混养池塘 鱼种 5~10 cm 0.3~0.5ind/m2注:笋壳鱼可与四大家鱼、罗非鱼、胭脂鱼、黄颡鱼、鲫鱼等成鱼进行混养。不可混养乌鳢、鳗鲡等肉食性鱼类。混养初期,主养品种规格要大于笋壳鱼规格3倍以上。5.4驯食5.4.1 食台诱食在池塘设置的食台,投喂小规格其他鱼苗或小蚯蚓等活饵,吸引笋壳鱼集中取食。然后逐渐将鱼块或颗粒饲料掺在一起投喂。5.4.2 驯食方法刚驯食时,每隔2-3h投喂1次,以后每天喂4次,最后减至2次,每日上、下午各1次。经7d左右驯食,使笋壳鱼形成摄食小杂鱼、冰鲜鱼块或颗粒饲料的习惯。之后,采取抛投法投饲,以增加饲料在水中的运动时间和笋壳鱼捕食机会。5.5分级饲养当大部分鱼苗长到3cm以后,按规格大小、养殖密度分级饲养,分养工作应在天气良好的早晨进行,切忌天气炎热或寒冷时分养。6 成鱼养成管理6.1 饲料管理6.1.1饲料质量待苗种长止至10cm后,开始转入成鱼养殖阶段。笋壳鱼成鱼养殖用饲料分为冰鲜低值鱼肉和鱼糜加30%鳗鱼配合饲料配置的人工混合饲料,饲料卫生要符合GB 13078 规定,鳗鱼饲料要符合NY 5072规定。6.1.2饲料投喂量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5%,以1h内吃完为宜。要视天气、水温、水质和鱼的摄食和活动情况灵活掌握和调整。6.1.3投喂次数分2次投喂,早上5:00~6:00投喂量占全天的1/3,下午18:00~19:00投喂量占全天的2/3。6.2水环境管理及调控6.2.1物理调节a)进排水调节:放养初期,池塘水位可以浅一些,以便升温。7、8月份,逐步把塘水加至适宜水位,扩大养殖空间,以利其生长。一般每5~7d注水一次,每次注水10 cm 左右。成鱼养殖期,水质容易变坏,一般每7d换水1次,每次换水20~30cm。每次换水后所排出的养殖尾水符合SC/T9101-2007 的规定。b)机械调节:经常开动增氧机,让水层上下交换。阴雨天气及气压低天气闷热时,应提早开机和适当延长增氧机的开机时间。6.2.2化学调节水体pH值超过9.0可用白云石粉,用量为11~18g/m2;若pH低于7.0,可用熟石灰粉,用量为3.5~6g/m2;过碳酸钠和过氧化钙等可用于缺氧急救。6.2.3生物调节每667 m2放养150~200ind大规格鲢、鳙等滤食性鱼类,用于水质生态调控。每15~20d使用一次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保持水体透明度30cm左右。6.3日常管理6.3.1巡塘上、下午各一次,观察池塘水色变化、笋壳鱼摄食、浮头、病害发生等情况,检查塘基是否渗漏,并根据天气情况决定是否进排水或增加增氧机的开机时间。定期测定池水溶氧、pH值和温度。6.3.2增氧池水溶解氧含量应保持在4 mg/L以上,增氧机的开机数量和时间应根据池水溶解氧含量进行调整。闷热天气,提前换水增氧,防止缺氧浮头现象发生。6.3.3分级饲养30~50d应分养一次。分养应选择在早上水温较低时进行,前一天停止饲养,分选时开启增氧机,操作中避免损伤鱼体。7病害预防7.1 防治原则坚持“生态防病、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7.2 鱼苗消毒鱼苗放养、分养或换塘时,操作应防止损伤鱼体,同时用3~5%的盐水浸泡5~10min,或20~30mg/kg的高锰酸钾或1%的聚维酮碘(PVP-I)浸泡10~15min。7.3 水体消毒饲养期间,每隔30d用生石灰全池泼洒一次,每次用量3.2~8g/m2;或每隔15d全池泼洒漂白粉,使水体药物浓度为1mg/L;或每隔15d全池泼洒,每次用量为二氧化氯0.3g/m2。7.4 常见病害的预防病害预防中渔用药物的使用与休药期应符合NY 5071的规定。笋壳鱼常见病害预防方法见附录A。8 质量检测成鱼出池前40d内禁止使用任何药物,上市前应进行质检,凡不符合NY 5070的规定要求,应当进行净化处理。9 养成收获9.1 收获时机当鱼长到400g以后即可分批收获,采取“捕大留小”方式捕捞出售,一般经过2~3批收获即可将鱼收获完。具体收获时机视市场需求、价格及笋壳鱼生长情况、健康状况、水质变化以及天气等情况而确定。9.2收获方法采用拉网捕捞或笼捕,为保证运输过程中笋壳鱼的成活率,捕捞时操作要格外小心。捕捞前,停食1~2d,并适当降低池塘水位,再用笼捕或疏网慢拉捕鱼。同时在天气晴朗的早上7:00~9:00,进行拉网捕捞最为适宜。收获后干塘时的养殖尾水经处理达SC/T9101-2007 的规定标准后排放
分类信息
关联关系
研制信息
相似标准/计划/法规
【到馆阅览须知】
国家标准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可接待到馆读者,为读者提供标准文献检索、文献阅览、信息咨询、信息跟踪、信息推送等服务。
1. 本馆向在国家数字标准馆网络平台上完成实名注册和预约的读者开放。
2. 请勿在非开放范围随意走动和从事与国家标准馆所提供服务无关的活动。
3. 请勿携带食品、有色和含糖饮料进入阅览区域。
4. 禁止在馆区内吸烟和使用明火,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
5. 请注意仪表着装,衣冠整洁得体,言谈举止文明。
6. 请遵守公共秩序和国家标准馆相关管理规定,服从工作人员管理,自觉维护参观秩序和良好的阅读环境。
开放时间:每周一至周五8:30-17:00(节假日不开放)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
乘车线路:乘坐地铁10号线、昌平线,在西土城站下车D口出后西行150米即可到达。
服务咨询:
赵老师 电话:010-58811369 邮箱:zhaoping@cnis.ac.cn
刘老师 电话:010-58811368 邮箱:liuyzh@cnis.ac.cn
新建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