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用育成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
2022-09-15
实施日期:
2022-10-15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肉用育成母牛饲养管理的术语和定义、育成母牛的饲养、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肉用育成母牛饲养的养殖场(户);
主要技术内容:4 育成母牛的饲养4.1 一般要求育成母牛的饲料应以优质青粗饲料和青贮料为主,各阶段保持中等体况。育成母牛的饲养可采用放牧或舍饲方式,饲料应符合 NY 5032 要求,日粮配合按照NY/T 815执行,饲养管理应符合 NY/T 5128 要求。4.2 育成前期根据育成母牛的生长发育规律及生理变化特点,7月龄至1周岁的育成母牛为育成前期。育成母牛在育成前期日增重以0.4 kg~0.8 kg为宜,本地母牛1周岁体重达到200 kg、杂交母牛1周岁体重达到250kg~300 kg。舍饲饲养以优质干草和青饲料为主,精料补充料占日粮干物质量的25%~30%。在放牧条件下,回舍后要补饲粗饲料及精料补充料,粗饲料补饲量根据草地情况保证牛只的采食需要,精料补充料每日每头1 kg~1.5 kg。4.3 育成中期1周岁至初次配种的育成母牛为育成中期,育成中期母牛日增重以0.6 kg左右为宜,本地母牛16月龄~18月龄体重达到260 kg~300 kg、杂交母牛16月龄~18月龄体重达到300 kg~350 kg。舍饲饲养以青粗饲料为主,精料补充料占日粮干物质量的20%~25%。在放牧条件下,回舍后要补饲粗饲料及精料补充料,粗饲料补饲量根据草地情况保证牛只的采食需要,精料补充料每头每日0.5 kg~1 kg。4.4 育成后期配种至初次分娩(初次妊娠期)的育成母牛为育成后期,包括妊娠前期(妊娠后6个月~7个月)、妊娠后期(妊娠最后2个月~3个月),保持母牛中等体况。舍饲饲养以优质干草、青草或青贮饲料为主,对没有达到中等体况的母牛每头每日补喂精料补充料0.5 kg~1 kg;妊娠后期的母牛适当减少粗饲料喂量,每头每日补喂精料补充料2 kg~3 kg。在放牧条件下,根据草地情况补饲粗饲料及精料补充料,妊娠后期的母牛精料补充料每日每头增加补饲1 kg~1.5 kg。5 育成母牛的管理5.1 分群按性别、年龄、体重进行合理分群,公、母分群,群内个体月龄差异不超过2个月、体重差异不超过30 kg。5.2 运动舍饲育成母牛每日运动不少于3 h,以自由运动为宜,放牧牛只一般能保证其运动量,应公、母分群放牧。5.3 刷拭每日刷拭牛体1次~2次。5.4 饮水放牧地应设置饮水点,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水质符合NY 5027要求。5.5 防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NY 5126的规定进行防疫。5.6 初次配种育成母牛在16 月龄~18 月龄、体重达到成年体重70%即可初次配种,即本地母牛体重达到260kg~300 kg、杂交母牛体重达到300 kg~350 kg。应仔细观察母牛发情表现并记录,及时配种。5.7 防止流产不鞭打妊娠母牛,防止妊娠母牛间的挤撞、滑倒;若役用,应减少使役时间、降低使役强度,避免过度使役。5.8 接产及助产准备分娩前2周转入产房,注意观察母牛分娩征兆,作好接产及助产准备
国家标准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可接待到馆读者,为读者提供标准文献检索、文献阅览、信息咨询、信息跟踪、信息推送等服务。
注意事项
1. 本馆向在国家数字标准馆网络平台上完成实名注册和预约的读者开放。
2. 请勿在非开放范围随意走动和从事与国家标准馆所提供服务无关的活动。
3. 请勿携带食品、有色和含糖饮料进入阅览区域。
4. 禁止在馆区内吸烟和使用明火,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
5. 请注意仪表着装,衣冠整洁得体,言谈举止文明。
6. 请遵守公共秩序和国家标准馆相关管理规定,服从工作人员管理,自觉维护参观秩序和良好的阅读环境。
联系方式